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冶要闻
中冶集团荣获四项第二十届第一批(2022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来源:科技管理部 作者:科技管理部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8日

  近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公布了第二十届第一批(2022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名单,全国共44项土木工程领域杰出代表性工程获,其中,中集团共4个项目斩获殊荣,获水平和数量继续位列全国建筑类企业前列,其中2个项目由中集团直接推荐。获项目分别为:上海宝申报并牵头完成的“国家橇中心”工程、中国一申报并牵头完成的“武青(铁机路~武丰闸)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工程、上海宝牵头完成的“深港莲塘/香园围口岸及配套东部过境交通枢纽 ”、中建研院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北京市朝阳区 CBD核心区 Z15 地块项目(中信大厦)”。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以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科技创新与进步为宗旨的科技励,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在土木工程行业乃至国家层面具有较高影响力。近两年,中集团累计获得该项共9项,获水平和数量不断攀升,标志着中集团在全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集团持续加强重大科技成果与励的全方位及全过程管理,特别是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成果的总体布局、提前策划和精心凝练,全力做好科技成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以高水平做好詹天佑科技推荐工作为抓手,显著提升了集团重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为集团实现“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做好坚实的科技支撑。

  上海宝牵头完成的“国家橇中心”是国家橇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竞速场馆,拥有国内首条、亚洲第3条、全球第17条符合奥运比赛标准的橇赛道。赛道全长1975米,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1米,具有全球独具特色的360°回旋弯道,是冬奥会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创新技术最多、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

  项目团队自研发了F400级抗冻融高性能赛道专用混凝土,建立了高泵送、高致密、高耐久、高抗流挂喷射混凝土技术体系;首创喷射混凝土赛道高密度成型及双曲面制技术,形成了空间异型薄壳赛道结构混凝土喷射成套工艺,实现了结构喷射混凝土自化和国产化;创新研制了管道高精度定位装置及安装技术,保证了12万米特种钢材制冷管道模块化精准安装;首次采用SIS安全制系统,形成了成套充氨及流量制技术,确保了复杂山地条件下全球最大体量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转;全球首创“TWPS人工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形成了超长悬臂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建造技术,实现了有效遮蔽98%太阳辐射、降低35%风速的赛道气候保护参数指标;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项目建设、运维全过程。

  该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全国建筑工程装饰、中国钢结构金等,形成的技术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中集团科技进步特等、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一等等。

  国家橇中心场馆的落成是我国在冬奥场馆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践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运动”的具体实践。北京冬奥会期间,场馆承担了车、橇、钢架车三大类共十项比赛,国际奥委会席巴赫在视察场馆并观看了橇比赛后盛赞“国家橇中心建造得十分成功、漂亮且壮观,这座场馆世界一流”。

  中国一牵头完成的“武青(铁机路~武丰闸)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项目为缓坡式防及防下覆土建筑、生态护岸及亲水平台,江滩景观及绿化等。项目结合城市规划,融合了防洪、生态、交通、民生、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需求,打造了长江沿岸首个“江、滩、、路、城”五位一体的生态江滩。项目建设目标以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为前提,锚定“双”目标,践行“两山”理念,生态优先,通过创新设计和自技术攻关,打造了会“呼吸”的江滩。项目建设理念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岸生态建设提供新经验、新模式、新技术。

  项目为国内最大的城市江滩公园采用多元融合城市岸设计技术,系统考虑防洪安全、空间利用、生态修复、文化传承、景城融合等要素,实现了防洪功能与城市景观的无缝对接,开创了城市防洪防改造设计先例;首次在长江沿岸采用缓坡式生态岸与地下空间一体化绿色建造新技术,通过抗倾覆组合设计和自研制的膨胀加强带无缝施工技术,确保防洪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在岸下打造立体空间的新突破,使我国城市生态岸建造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开发了岸弹性生态景观空间营造技术,实施生态降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了链接水系风道的多高程多层级弹性景观带,建立了多处可深入城区核心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创新成果获得全球C40城市“城市的未来”,是国内首个会“呼吸”的江滩;是国内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利用自研制的重矿渣透水新材料、雨水调设施等多项专利技术,保证了海绵城市在岸工程中的实施效果,填补了我国岸海绵城市建设的空白;项目将“建设-评估-管理”全流程统一考虑,提供了精细化岸生态建设效果评估和管体系,提高了岸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远程制和系统调能力。我国城市岸智慧化管理取得阶性成果,为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项目获得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一等、全球C40城市“城市的未来”、亚洲园市政园林及中国建设工程鲁班等。

  上海宝牵头完成的“深港莲塘/香园围口岸及配套东部过境交通枢纽工程”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是推动跨境“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整体交通联系。该工程是深港首个连接地铁、公交,“人车直达”的立体口岸交通建筑。首次采用“ 一站式 ”客货车通关查验模式、“一地两检”旅客查验模式,使通关全流程电子化,更加智能便捷。

  项目团队采用“光影·流·岸”设计理念,通过四座车行桥及一座人行桥连接,造型新颖独特。研发应用了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微振制爆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华南区域首个装配式机房项目,将一个月的现场安装时间缩短为36小时,实现现场焊接。综合利用多项节能技术,包括全封闭声屏障实现隔音降噪、竖向百叶幕墙有效遮阳、绿色环保型种植屋面等,实现了绿色运营。

  该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2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德国ICONIC标志性设计、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形成的技术成果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重庆市交通科学技术一等、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上海市安装行业科技创新等。

  建成后的深港莲塘/香园围口岸每天通关货车数量可达15000台,不仅承担了香港至深圳东部、惠州、汕头的过境交通任务,还为推动深港合作共建世界级大都会进程、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附表:中冶集团获得4项第二十届第一批(2022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名单

序号

工程名称

推荐单位

主要完成单位

1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中冶集团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京仪自动化系统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2

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

中冶集团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勘察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3

深港莲塘/香园围口岸及配套东部过境交通枢纽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建筑工务署文体工程管理中心、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中铁二局集团公司、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

北京市朝阳区 CBD核心区 Z15 地块项目(中信大厦)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股票信息
  • 中国中冶 A股 [601618]
  • MCC H股 [01618]

中冶微信号

轻推

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登记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平台入口 | 网站调查 | 版权信息 | 隐私与安全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解答 | 投诉咨询 | 纪检监察
电话:010-59869999 传真:010-598699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
中冶集团版权所有 © 202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9号 京ICP备14039545号-1 京ICP备20200470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