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钢铁行业普遍面临一定困难,但是本公司相信,公司的冶金工程承包业务规模将保持稳定。基于以下判断:
新建工程能够保持稳定
—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钢铁产能已经达到饱和,新建产能已经很难再实现2000-2006年的爆发式增长,但是新建产能的规模仍然能够保持稳定;
— 现有钢铁产能是维持中国现有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必要的,在中国政府严格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会支持技术更高、更环保的新建产能作为替代,这就为本公司技术领先的冶金工程业务带来机会;
— 新建产能主要体现在特大型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和城市钢铁企业的搬迁工程,该等钢铁企业历史上都与中冶有着良好的客户关系,使我们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更新改造工程本身能够支持中冶冶金工程承包业务的增长
在新建工程保持稳定的同时,更新改造工程的稳定增长能够保证冶金工程总业务规模的增长。过去三年新建工程和更新改造工程的比例在不断变化,更新改造工程为收入贡献的比例在逐渐提高,2008年基本与新建工程贡献的收入持平。更新改造工程具备几大优势:
— 业务规模稳定,能够减少钢铁行业投资的周期性影响。我国现有钢铁产能6.6亿吨,其中每年大致更新/改造/维修需求为3.3亿吨。未来仅保持对现有产能的更新改造,也能为公司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
— 更新改造工程的毛利率较新建工程毛利率通常高出2-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更新改造工程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从而带动较高的毛利率;
— 更新改造项目门槛较高,能够充分发挥中冶的技术实力,将一般的竞争者排除在外;
— 更新改造工程的周期较短,能够较快实现收入。尤其是考虑中国钢铁企业主要生产线均为中冶所建,我们掌握生产线的各项情况,在此基础上能够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更好的优化流程,缩短工期。
战略规划的调整:
公司管理层2007年就意识到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并积极调整战略,因此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并未对中冶的业务造成直接影响,公司很早未雨绸缪,花大力气,努力抓住以下几个机会:
— 城市钢铁企业的搬迁:抓住7个计划中的大型项目;
— 淘汰落后的新建:国家计划未来三年淘汰1.8亿吨落后钢铁产能,其中炼铁8000万吨,紧紧抓住由此带来的新建;
— 钢铁企业大修:一般钢铁冶金设备都需要5年大修一次,大力拓展此方面的业务;
— 海外冶金工程承包项目:拓展在发展中国家冶金工程承包市场的份额。